close

時間過好快喬妹不知不覺也一歲五個月了,很難想像到現在還沒聽過橋妹叫爸爸媽媽,連最容易學會的ㄋㄟㄋㄟ都不會說。一直以來喬妹都是在成長指標的邊界點勉強過關,對於容易緊張焦慮的我實在是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淚,體重永遠在後三趴俱樂部,一歲一個月才敢放手走路,不過至少確定的是她能走能爬真的值得慶幸的事,但是現在最最讓我頭痛的是喬妹不愛說話應該是說不會說話,不要說期待她叫爸爸媽媽,她要叫哥哥姊姊叔叔阿姨我都會感動流淚吧!

當然身邊的人也建議帶去看醫生,每次打預防針我都是第一個焦慮的煩醫生的人,但醫生說有些小朋友的確比較晚說話,等她會講話的時候你要叫她安靜都很難,醫生建議再多給喬妹機會,兩歲再來評估還不遲。

對於目前全職在家帶小孩的我,喬妹的語言發展狀況就變成無法逃避的問題,除了仿間很多開發潛能的課程,我希望自己能有能力在家就能和橋妹一起學習一起進步,因為在家的時間還是佔大多數的時間如果一昧只想依賴花錢上課把責任丟給老師,不要說責不責任的問題,而是舟車勞頓小朋友累得哇哇叫就只為了上一個小時的課實在是花錢又效果有待商榷。

仔細搜尋,單純以幼兒語言治療的書籍其實並不多,大部分還是以兒童全面發展指標為主的書籍居多,內容太繁雜一半以上的內容大同小異(就是把兒童發展指標介紹一遍就佔了大半大篇幅),其實針對語言治療的部份反而沒幾頁,寫的又太籠統,實在看完還是不知道該怎麼提升寶寶的語言力。故整理幼兒語言發展書單,紀錄了受好評又的確實用的書單,提供給跟我一樣困擾的爸爸媽媽參考。


家有學語兒 遊戲篇      林麗英著

我稱這本為[寶寶的語言聖經],林麗英老師擁有20幾年的經驗的兒童語言治療師,老師在84年~86年《學前教育》月刊上就刊載了「幼兒語言遊戲」的專欄,很難想像早教的觀念在二十多年前就開始在推廣了,對於現在的爸媽而言「早教」的觀念已經是很普遍的觀念,早教的教材玩具更是玲瑯滿目。我個人最喜歡也推薦這本書的原因是,對於語言的發展有大概的介紹可以幫助家長更了解語言發展的生理構造發展過程,對於於語言發展有基本的概念好處是你可以進一步去觀察分析小孩在語言發展上需要特別在哪一塊加強,對於遊戲的變化也更能有邏輯的做個變化,我覺得這點真的很重要,不然會浪費時間一直在加強她已經會的部份。再者,林麗英老師很強調如何運用日常中垂手可得的物品來幫助小孩的認知發展,甚至對小孩呵呵養、親親、抱抱這些親密的肢體語言都是很重要的激發語言發展的小遊戲。

對於新手爸媽來說,如果不知道該如何幫助小孩語言發展或是有這方面的煩惱,這本書簡單易懂直接切入重點,是一本可以分擔新手爸媽煩惱的明燈寶典,老實說很多新書還沒有這本書來的實用。

不要再說一直重複麻ㄇㄚㄇㄚㄇㄚ就會仿說了好嗎?對於某些小孩真的一點用也沒有,還搞得爸爸媽媽好崩潰。

林麗英老師提出以循序漸進的步調,配合幼兒本身的發展狀況,將幼兒語言的學習融入生活中,並強調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溝通與互動應是以能「理解」為前提,而不是以「仿說」的方式學習語言而已。老師也在書中設計一些簡單的遊戲和情境幫助幼兒和父母互動中,從中促進語言發展。

光是期待「仿說」有用嗎?

寶寶的語言發展有三個重要階段:

  • 口語前期  在這階段,幼兒多以非口語的溝通方式來互動,例如「拉人」、「手指物」來表示他們要什麼,當大人不能理解幼兒要什麼時甚至會哭鬧的方式來達到需求。 雖然無法使用口語,但是他們正努力在累積「聽聲音、分辨聲音、暸解聲音」的能力。藉著和家人的互動來建立溝通行為。藉著「吃」、「嚼」、「嚥」、「吐」來發展口功能。
  • 基本口語能力建立期  當幼兒開始說出第一個有意義的詞彙時,就進入「口語發展期」。初期,幼兒會利用有限的語彙參雜聲音來溝通,隨著語彙增加非口語的部份會漸漸減少,而以口語取代。之後會自己詞彙組合形成電報句,例如「車車壞」、「爸爸車,玩」。這時期也是語言能力發展最快速的時期從語彙》簡單句〉複合句》複雜語法階段,真是越來越聒噪一堆為什麼。
  • 建立語言精熟度時期  有效的溝通,除了足夠的詞彙、表達的完整性,這是終其一生持續發展的。除了要會說還要說的好說的恰當。


每天花至少半小時-一小時陪小孩互動和遊戲

林麗英老師強調從生活中隨手可得的事物用遊戲的方式隨性的互動,其真意就是沒有什麼比陪伴更重要,因為生活中的大大小小的東西都是教材,這更凸顯爸爸媽媽的用心才是重點。

但是把握一個重點,陪伴孩子遊戲雖然盡可能每天撥出一些些時間來互動,但是如果大人當天的心理和生理狀況不是很好時就不要免強,因為也玩不起來,可能搞得氣氛不好造成彼此更大的心理壓力喔!

來分享一下心得:

喬妹是個比較敏感和膽小的小孩,對於動作的發展光放手走路這件事,她一定要扶著走路不斷重複練習最後在非常非常熟練下她才敢嘗試放手,可以說是苦幹型的笨小孩,因為膽子比較小相對於學習新的事物都需要不斷的慢慢接觸一點一滴的心理建設才有辦法讓她願意學習。我想有可能是這樣敏感怕受傷的特質才會導致喬妹在語言這塊發展的比一般小孩慢,加上我們又是一個只有爸爸媽媽和橋妹的小家庭,爸爸又從早忙到晚,在缺乏刺激的狀況,光靠媽媽努力的教用力的教進展還是很緩慢。

我也有參加相關語言遲緩的社團,觀察發現除了天生有遺傳疾病造成的遲緩(唐氏症),或是檢查不出原因的低張,還有一種是小家庭或是類單親或是單親的家庭下也會有小孩語言發展的問題,請大家多給這些家庭鼓勵和溫暖,有時候真的單靠一個人在陪伴實在是有太多困難和無奈。像我目前是全職媽媽,說真的要犧牲自己的工作在家照顧小孩,也是因為找不到可靠的人照顧喬妹,不然全職媽媽實在是挫折感很重的一個工作(好啦!可能是喬妹是比較不好帶的小孩)

喬妹一直都只會發出打打打單種類型的音,書中也有提到這種小孩可能是「酷酷一族」動手不動口,所以需要激發她嘗試不同的發音的可能。

所以我就不在期待喬妹趕快發出「ㄇㄚ」或是「ㄅㄚ」甚至「ㄋㄟㄋㄟ」的詞彙,而以激發應該是說期待她能發出各種的聲音甚至是只要有聲音我都很開心。

口語前期真的是很折磨家長的一個階段,這個階段需要很多的耐心和等待,這階段有太多要加強加上對未知的等待感到壓力等等,所以這個階段也讓我不斷的挫折在心理建設。以下提供書中幫助我很大的幾個方法⋯

視覺遊戲:聲光玩具是不錯的選擇,像之前介紹的床鈴也幫寶寶追視能力的訓練,或是拿著玩具在寶寶正前方練習「左右追視」》「上下追視」〉「旋轉畫圓追視」,有時候也要讓寶寶抓取,甚至提供安全的玩具讓寶寶咬、探索,這點我一直都不太阻止寶寶咬東西或是拿家裡的物品,但是大人還是要顧著,所以養成喬妹對事物的探索更甚於牙牙學語。

物體恆存概念遊戲:躲貓貓、用手摀臉在張開。

觸覺遊戲:親親、抱抱、摸摸,不僅可以幫寶寶建立安全感,跟小孩互動越多日後她的溝通能力就愈好。

當寶寶會抓東西時可以提供不同材質的東西增加寶寶的觸感。

我個人覺得呵養很重要,尤其喬妹又是比較安靜的小孩,呵養喬妹都會呵呵呵大笑,可以幫助他聽到自己發出不同的聲音,累積聽覺的經驗。

聽覺遊戲:給予手搖鈴讓她循聲,也可以藉此觀察寶寶聽力有沒有問題。還有指壓的有聲書,一歲多的小朋友對於按壓會發出聲音的按鈕都很有興趣,也會隨音樂擺動喔!

以上都是強調對牙牙學語兒提供感官刺激的方式,這個階段就是要不斷的提供刺激並讓孩子探索環境,而不是不斷的要孩子跟著「發音」或是去矯正孩子「尼尼喃喃」,這會扼殺幼兒的溝通意圖。

所以喬妹只要發出聲音我都會去學她發音讓她覺得很有趣,媽媽有跟他互動,所以我也陪他打打打好幾個月。

在喬妹一歲3個月時,喬妹開始比較願意發出牙牙學語的音,但是我發現喬妹的唇音一直都沒發出過,有一段時間喬妹阻絕肉和吞嚥都不是很好,甚至一直玩食物。

所以我開始嘗試增加喬妹用得到雙唇閉合(抿嘴)的機會,開始讓喬妹練習用杯子喝水和吸吸管,喬妹真的開始練習瑪ㄇㄚㄇㄚㄇㄚ的音,雖然還不是很確定是有意義的音還是無意義的音,但是是一大進步,而且喬妹也越來越愛講一些外星語了,實在是很感謝林麗英老師提供的遊戲方式。

其實面對喬妹語言學習上的問題讓我這段時間心理上壓力很大也極度的挫折,也從中修正我對小孩教養上的看法,我是第一次當媽媽小孩也是第一次當小孩,一起成長摸索,失敗幾次也沒有關係,與其給小孩成長時間表,不如放慢腳步給小孩多一點機會去學習,只要能解決的問題,就算需要花點時間去等待,如果爸媽不給小孩機會還能期待誰給小孩機會呢!

以上參考 

家有學語兒遊戲篇   幼兒語言遊戲   

信誼出版 林麗英著

相關推薦書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かえ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